[摘要]有人说一手持盾,一手持长矛的步战方式在西方影视中很常见,但在中国武术枪法里却没有,这是为什么?被当时的中国军队淘汰,西方人愚昧落后才会奉为圭臬,都是中国人用省的...
有人说一手持盾,一手持长矛的步战方式在西方影视中很常见,但在中国武术枪法里却没有,这是为什么?
被当时的中国军队淘汰,西方人愚昧落后才会奉为圭臬,都是中国人用省的渣。除了热武器西方还有啥?但是热武器主导战争时,中国军队还在以为西方人还是愚昧落后,自大了被干了,说实话就是活该,但是为时不晚,当前又在扭转形势。人家的大场面就是咱老祖宗淘汰的东西,好东西他也学不会呀!中国人发明了火药,西方人发扬光大,都来打了老祖宗的脸。但是冷武器他就是弟弟,你不服都不行!!
有人说一手持盾,一手持长矛的步战方式在西方影视中很常见,但在中国武术枪法里却没有,这是为什么?
战场是分时间段的,不同时期的战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手枪矛,一手盾牌的军阵多见于早期人类的战争之中,东西方都是如此,我国自然也不例外。
但随着铠甲的厚度增加,武器愈发的重型化,矛盾兵就渐渐失去市场了。
西方电影里的矛盾兵大多也只存在于三种题材中:古希腊题材,古罗马题材,以及魔幻题材。
前二者是真实存在矛盾兵的时候时代,后者则是为了耍帅,如《霍比特人》里五军之战的矮人。
希腊人的矛盾是重要的一种装备,他们构成严密的队形,拖着沉重的盾牌防御,双方的长矛既是结阵交兵的武器,也是远程的投掷标枪。所以,步兵的盾牌起到了相当的防护作用,避免第一波就让人钉死一片。
此外这也是无奈之举,那个时代造不出性能优良的刀剑,刀剑长度不够耗材过多杀伤力有限,不如用矛和盾牌来主战。
马其顿人的传承与希腊有脱不开的关系,但马其顿人发明了著名的马其顿方阵。这是一种特长矛和盾牌组合的密集阵型。
士兵们人挤人,彼此用盾牌顶着,后面的人将长矛放到前人肩膀上扛着,然后整齐划一地推向敌人。
即便有人被打死,他的尸体甚至都不一定倒下,而是被同袍们一起押着前进。
利用这种密集到夸张的阵型,再加上两翼保护的伙伴骑兵,马其顿人纵横欧亚。
这种军阵很有效,但问题也很突出,即速度和灵活性太差了,所以如果遇到善于远程袭击的敌人,马其顿步兵必须靠盾牌顶住,这也加强了其密集阵接敌时的硬度。没有这块盾,他们捅人都不利索。
罗马时代是西方矛盾兵的一个顶点,罗马军团的步兵们以弧形长盾和Pilum刺矛作为武器,他们会用盾牌组成密不透风的龟阵,又会用盾牌执行名为“推倒”的战术,将敌人顶翻,再用长矛扎喉。
罗马人使用长矛的理由很简单,除了学习希腊人外,主要就是剑不好使。那个年代罗马人无法生产出优良的铁剑,武器常常打着打着就弯了,不得不踩直了再上场。有些轻量型的长矛也是如此,但罗马人将其常常会弯曲的矛头当优势——这样敌人就不会捡着立即扔回来了。
进入罗马后期和中世纪以后,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那种软矛头的现象就再也没有了,刀剑也逐渐兴起。
罗马人仍然保留了矛盾作战的打法,算是个历史的缓冲阶段,也可以说是个文化习惯现象。毕竟他们习惯这种打法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实际上每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战争表达,比如东方就特别喜欢轻骑兵、密集的远程投射,西亚则喜欢全能型的多面手。北欧充斥着木盾和双手剑,西欧到处是贵族武装纵横。
尤其是当盔甲技术再次抵达新的台阶之后,依靠过去那种软矛之类的武器已经不行了,人们必须用更重型的武器进行战斗,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分配装备的重量。于是除了一些骑兵仍然坚持矛盾以外,步兵大多成为了专职的刀盾兵或纯盾兵。双手武器变成了战场主流。
中世纪战争的特点就是甲胄强悍、武器重型,远程投射能力非常出众,战争的规模也在逐渐地加大。
所以连西方都不用矛盾配置了,你那个矛和简单的“推倒”动作压根打不死人,要上分得靠流星锤、斧枪、破甲锥、钢锏、双手大剑、龙枪这类东西。
中世纪尾声火铳和大炮都已经见怪不怪了,这就更没了矛盾的配置。
中国古代向来是惯战之国,所以关于装备的革新其实一刻也没落下,人们在古典时代很快就将矛盾配置换成了“刀牌”配置。
刀牌手的打法其实与矛盾差不多,虽然刀剑在攻击距离上小一些,也不像长矛那样可以丢出去杀敌,但作为专职前排的格斗兵种,刀牌手更强调挡住和打乱敌人,进攻则交给了人数更多的长枪大阵。
而且高性能的铁质刀剑能力非常强悍,配合盾牌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作为陷阵部队,在长枪从中进行近距离收割,此时用矛反而不好使。
总之,东西方其实殊途同归,都在战场上淘汰了矛盾组合。而如今刀牌的打法在传统武术中并不少见,说到底,只是人们很早就放弃了矛盾这种不实用的打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