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古代的马一天能跑多少里(古代的马一天能跑多少里)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1-07 14:00:13 浏览量(来源:小齐

    [摘要]古代的马一口气能跑多少里?古代“八百里加急”用的就是马,当然八百里加急并不是说马一天要跑800里,根据唐朝的记载来看,八百里加急通常要求马日行180-600里之...

    古代的马一口气能跑多少里?

    古代“八百里加急”用的就是马,当然八百里加急并不是说马一天要跑800里,根据唐朝的记载来看,八百里加急通常要求马日行180-600里之间,最高级别的就是600里了。从表面上看,八百里加急是一匹马一天跑最多600里(按照唐朝的进制,1里约为459米),但其实,不要忽略了一个因素“驿站”。

    在唐朝,有记载的驿站就有1639个,在一些传递消息比较频繁的路线上,平均20里就有一个驿站,而为了保证速度,八百里加急是需要频繁的更换马匹的,具体要看马奔跑的状态,一般情况下每隔2-4个驿站就会更换一些马匹,毕竟马在负重下奔跑,体力消耗是非常大的。

    那么,古代的马一口气究竟能跑多少公里呢?(不停下来补充体力的情况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现代马的奔跑能力?

    古代虽然马有很多,但是关于马极限奔跑距离的记载几乎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可以先参考一下现代马的奔跑能力。现代马多以短程为主,因为如今的马主要作用在赛马上,而赛马的项目基本上都是短距离,拼的是爆发力。

    不过,在南京十运会上有一次比较长距离的赛马比赛,全程12公里的速度赛马,结果19匹马参赛,其中11匹受不同程度的伤,1匹跑死,剩下的7匹顺利完成。

    当然,这些马可能也不太适合跑“长途”,那么我们再把目光放在耐力赛马(Endurance horse racing)上,在耐力赛马中,用到的基本上都是阿拉伯马,这是一种体型庞大、肌肉强壮且历史悠久的马种,它在耐力方面要比常见的赛马要强多了,因此,它成为了耐力赛马中最受欢迎的一种马。

    在2020年,智利杯耐力赛上,马一共要跑120公里,分5圈进行,它们要从清晨7点至少跑到下午3点,也就是至少8个小时的行程。不过,这个比赛对马的健康程度比较重视,每跑完一圈马会被强制要求休息30分钟,并且喝水以及降温,同时还要测量心率,一旦休息20分钟后,心率还不能回到正常,就会被取消资格。

    而且在跑完整个比赛后,马的健康状况依然要符合标准,在2020年的比赛中,第一名就是因为比赛完之后全身颤抖被取消了第一名资格。从这个角度看,马能跑120公里,不过问题在于它们一共跑5圈,每一圈结束都要休息半小时,这就不太符合一口气的前提了。

    并且这是负重奔跑(载人),显然要比轻装上阵,更加的消耗体力,但是在现代马中,没有不负重马奔跑的实测数据,这就让问题变得有些棘手了,所以我们不妨在参考一下相似的野生动物。

    从野生动物身上找答案

    古代的马不像如今的马那样娇贵,而且它们以前锻炼的机会也很多,毕竟古代的人想要远行靠的就是马,所以,古代的马奔跑能力其实与它们的祖先野马是差异不大的。这样我们就找一种相似的野生动物来看一下它们一口气奔跑的极限。

    在野生环境下,与马最接近的物种是野驴,但是野驴这家伙脾气暴躁,群居,所以遇到狼群时,被捕杀的都是老弱病残,这些野驴往往跑不了几公里就因为体弱被咬死了。

    其他的动物也大致如此,作为大型的食草动物,它们只要被捕杀,往往都是年迈个体,跑不了多远,不过,笔者从美国黄石公园的记录中找到一次狼追赶成年野鹿的真实案例,这批狼追赶一头野鹿竟然一口气追了21公里,最终野鹿体力耗尽,被狼一口咬死。

    虽然此次的记录没有标注是什么鹿,但是在黄石公园最常见的路有两种驼鹿和驯鹿,这两种鹿的体型跟马差不多,又都是食草的有蹄类动物,所以,这是个不错的参考。

    我们再结合一下耐力比赛中马的表现,在耐力比赛中,平均20-30公里后就要强制马进行长达半小时的休息,这个数据并不是随便设置的,而是通过耐力赛中,马的奔跑距离和死亡率分析得来的,也就是说30公里应该是安全线,超过的越多,对马而言越危险(容易发生意外,比如摔倒、心率失常甚至是死亡)。

    同时古代马一口气能跑多少公里其实也是把人算在里面了,因为古代马指的也是驯化后的家马,它长距离奔袭必然有人骑乘。所以,综合来说,古代马一口气能跑30公里左右。不过,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为何家养的马比类似的野生动物都能跑?第二,作为一种善于奔跑的动物,马为何跑不过人(一口气地跑下来的距离)?

    为何野生动物跑不过家养动物?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食肉动物的野生个体比家养个体的战斗力强,比如狼和狗,食草动物的野生个体比家养个体的奔跑能力强,比如牛、羊等等,但为何野鹿跑21公里就跑不动了,家马跑个30公里表示还能跑一点呢?原因就出在驯化上。

    在野生环境下,食草动物一般跑得快就可以了,至于距离能跑个1-2公里就行了,因为食肉动物追赶食草动物也是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食肉动物追赶食草动物的距离都在1-2公里的区间内,这就使得野生动物的长跑能力是得不到强化和训练的。

    而家养的马就不同了,能够参赛的马都是万里挑一,而且是经过多代人工选育的优良品种,这些马一代代的都是用来做耐力训练的,这样经过人工的选育出现的后代就具备更强的耐力,更适合参加耐力赛。

    其实不仅仅是野鹿,就算是野马跟耐力赛的赛马比,它们的耐力也不如后者,这就是人工选育带来的好处。

    为何马跑不过人?

    从马一口气奔跑的距离看,它是比不过人的,因为人的马拉松全程是42.195公里,而这个距离是可能会跑死马的。那么,如此擅长奔跑的马为何跑不过人呢?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散热。马在连续奔跑20-30公里必须强制停下来,之后会有两个动作,一个是准备水用来喝,一个是用水给它降温,因为温度一旦过高,会导致马体内器官的衰竭,从而造成死亡。这是因为马的散热能力比较差,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热喘。热喘就是大口大口的吐息,但是这只能是在它体温升高到临界值以下才会有效,一旦超过,热喘也救不了它。

    而人就不同了,我们全身基本上都被可以排汗的毛孔覆盖,当持续的运动时,汗液的及时排出能够有效地降低我们人体的温度,只不过在中间要及时的补充水分而已,在这种差异下,跑同样的路程,马可能会跑死(身体过热),但人就不会。

    第二:补充。人能跑完马拉松全程与能量的持续补充有很大的关系,在跑马拉松时,体力消耗很大,所以在许多时候,我们能看到选手不仅要喝水,还要喝一些功能性饮料,同时还会吃能量棒等可以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能量得到及时的补充,就像快没油的车加满油一样。

    而马就不行了,它们是一种食草动物,即使再好的草料也是粗纤维低能量的食物,这种食物的特点就是难以快速的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而这也是它们在野生环境下一天要花费12-15个小时来吃东西的原因。

    但是,在耐力奔跑中缺点就很明显了,即使吃了食物,也无法快速地供给身体,所以继续跑下去照样会脱力。

    总结

    古代马一口气最多也就跑个30公里左右,这已经算是极限了,而且以前虽然有八百里加急,但是每隔20里就会换一次马,可见20里后马的速度就开始下降了,如果一直跑的话,大量的体力消耗得不到能量的补充以及散热能力较差的特点,会跑死马。

    所以,在自然界中,人的能量补充速度秒杀所有食草动物,人的散热能力秒杀所有食肉动物,因为,人能站在今天的位置上,显然不仅仅靠聪明的大脑。

    古代的马一口气能跑多少里?

    谢谢邀请!农村有俗语,马七马八。这就是说,一般的马,正常一口气可以跑七、八里路。有经验的人说,好马跑远些,可以超过十里,经过训练的战马,有耐力,可以翻倍,但不会一口气超过30里,超过30里,马就必须停下来休息了,休息好了才可以再跑,否则,会累坏马。

    古书上说的千里马,其实是夸张的,说什么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意思是用来形容马好的,若真能日行千里,白天12小时,吃饭休息要两三个小时吧!这马的速度平均每小时超过100里了,而且是连续奔驰,何况人们大都是爱惜马的,觉得使人难以相信。可我不敢说这样的马没有,因为古人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可我感觉这话主要是说人才常有的,并不是说强调千里马就能行1000里。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