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国际上,如果两个国家互相同意,可以合并成一个国家吗?为什么?任何一个独立主权国家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如果某个国家真是自愿并入另一个,那么在理论上其他国家...
在现代国际上,如果两个国家互相同意,可以合并成一个国家吗?为什么?
任何一个独立主权国家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如果某个国家真是自愿并入另一个,那么在理论上其他国家和联合国自然无权干预此事。这里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前提:独立主权国家和自愿原则。首先自愿合并的这两个国家必须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主权国家,否则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哪天投票公决要加入俄罗斯,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要加入蒙古国,日本北海道要加入美国......那么日后世界各国都得担心哪天自己的某个地区要公投加入别国了。
因此合并的双方必须是独立主权国家。满足了独立主权国家这一前提条件还必须同时满足自愿原则这一条件。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被“自愿”的现象:如今美国的夏威夷州在历史上就曾是一个独立王国,然而在1893年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率领所有教会成员推翻了夏威夷王国。美国在通过政变推翻夏威夷王国之后并没直接将其吞并,而是扶植起一个夏威夷临时政府。1894年7月4日在美国的授意下夏威夷临时政府升级为夏威夷共和国。
1898年美国正式宣布将夏威夷合并,但这时美国并未将夏威夷设立成为同本土一样的州,而是在岛上建立起殖民统治。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才通过公投正式升级成为美国第五十个州。你说夏威夷加入美国究竟是不是出于自愿原则呢?类似的例子还有印度与锡金的合并。由此可见所谓的“自愿”合并有时也可能是暗藏猫腻的被自愿,那么历史上是否存在基于自愿平等原则的合并呢?
1990年西德和东德的统一算是基于平等自愿原则的典型合并案例。还有如今的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也是在1964年4月26日由坦噶尼喀、桑给巴尔两地合并组成的,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则是在1968年2月由阿布扎比、沙迦、迪拜、哈伊马角、阿治曼、富查伊拉、乌姆盖万这7个酋长国合并形成的。这样的合并都是基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和自愿原则通过协商实现的。由此可见国家合并这种事并非没先例。
这在国际法上完全不成问题。可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合并对大国的利益造成了冲击就是另一个概念了。奥地利和德国同属说德语的日耳曼民族,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英、法由于担心德奥合并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就在《凡尔赛和约》明确禁止德奥合并。德国实力复苏后曾于1938年3月15日吞并了奥地利,而等到德国在二战中失败后战胜国就再次重申德奥不准合并。
如今德国和奥地利都是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但即使这两国的全体公民都极为迫切想要合并也不可能。德奥合并将直接影响到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从而对美、俄、英、法等大国的利益构成威胁。事实上就连当初的两德合并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国际博弈的结果。1990年2月在渥太华举行的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23国外长会议上西德外长根舍提出“2+4”方案:由东德、西德以及美、苏、英、法四大国的外长组成的会议进行关于两德统一问题的磋商。
德国的统一问题为什么要让美、苏、英、法四国参与其中呢?就是因为德国的统一将极大改变欧洲既有的地缘政治格局,从而对美、苏、英、法四大战胜国的利益造成一定影响。如果不是因为美、苏、英、法四大战胜国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那么即使德国人民统一的意志再坚定也难以真正实现。对比一下印度吞并锡金和两德统一这两个例子就不难发现:国家之间的合并是否会被国际社会认可接受说到底是由大国利益决定的。
锡金是一个远离国际政治舞台中心的弹丸小国,所以印度吞并锡金的行为没在国际上引起太多的反响。德国由于涉及到各大国的利益,所以德国的统一也就不仅仅只是德国人自己的事了。说到底依然还是实力和利益决定一切。如果今天俄罗斯、乌克兰、白罗斯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再次合并,那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阵营就不会接受认可。国家之间的合并不仅需要考虑别国是否会干预,还需要协调好加入联盟体系的各方之间的利益。
1958年埃及、叙利亚、也门三国怀着统一和复兴阿拉伯民族的共同心愿组成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联合国家成立之后埃及把所有叙利亚的企业和银行国有化,确定开罗为整个共和国的首都,几乎所有的政府成员都任用埃及人。深感被欺骗和出卖的叙利亚人于1961年9月28日宣布退出阿拉伯合众国,也门紧随其后于同年12月宣布退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成为了国家合并失败的典型案例。
1990年5月22日南北也门通过政治协商宣布统一成为也门共和国,然而统一却没解决南北方之间的分歧:1994年5月也门南北方领导人在统一问题上矛盾激化并导致爆发内战。各种地方武装在内战中趁机做大并成为至今仍困扰也门政局的一大顽疾。也门的统一看起来和德国一样是通过政治协商实现的,但也门在统一后却没能有效协调号南北双方的利益。因此统一后的也门与德国就有了完全不同的命运。
国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是人际关系的投影——国家之间的合并就像是两个人的婚姻结合。婚姻是需要经营的。没任何人结婚是为了奔着离婚去的,可离婚这种现象却是客观存在的。同样任何国家既然是基于自愿原则的合并,那么很显然不可能在一开始就想着分家。可正如我所说的即使是表面上平等自愿的合并也会由于加入各方在实力上的差距造成客观上的不平等。如果各方能协调好彼此之间的矛盾,那么联邦就能得以巩固。
反过来说如果各方不能协调好彼此之间这种矛盾,那么实际上就相当于潜伏下了未来分裂解体的种子。目前看来比较成功的国家合并案例就是两德统一。两德统一使德国获得了更多可以统一调配的资源、劳动力以及更为庞大的国内市场。东西德的合并终于实现了德意志民族梦寐以求的统一理想,德国似乎正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这时西部和东部就像是一对恩爱的新婚夫妻,然而随着婚后初期的新鲜劲一过各种磨合碰撞也就随之而来。
东西德合并十年后很多记者去采访德国的普通公民关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然而他们得到的答案中有些却认为两德统一并没使他们的生活状态变得更好。统一后有些德国经济学家认为德国经济的低迷是因为德国有其他主要经济大国所没有的沉重包袱。很显然这个所谓的包袱指的就是东德。虽说两德统一之后客观上出现了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但总体上两德统一仍能被视为世界历史上一次成功的国家合并案例。
如今无论西德人还是东德人首先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德国人。1992年后德国经济的低迷状态更多是东西部之间两种不同经济体系的彼此磨合所致,同样东西部人民之间也需要心理上的磨合。即使是一母同胞的手足兄弟或是亲密无间的恋人也会存在一些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只有承认并尊重这些差异并设法调和才能把日子过好。西德人会抱怨为支援东德建设而需要多负担一笔税收,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接受了。
德国人认为祖国的统一是第一位。在这个大原则之下因为差异导致的摩擦纠纷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家庭一样会吵架、会争执,但首先大家应该将家庭的发展作为共同的奋斗目标。随着两德融合的程度日益加深已使德国内部的地域分歧变得模糊。日耳曼人作为一个整体正在重新走向同舟共济。德国人确实对现状有所抱怨,但没人会觉得当年的统一是错误。为什么南北也门的合并会失败,而德国的统一能成功?
我想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民的心理认同。德国人发自心底认同自己是统一的国家统一的民族,所以他们再怎么争吵也是“人民内部矛盾”。未来还会不会有国家自愿进行合并呢?这种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过合并是有先决条件的:一是能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接受;二是能不能协调好合并后的各方利益。一个内部矛盾重重的联盟不仅不可能实现强强联合,反而最终只会走向自我崩溃。
在现代国际上,如果两个国家互相同意,可以合并成一个国家吗?为什么?
当然不可以,两个国家合并将意味着诞生一个更加强大的新国家,这会牵扯多方利益,会遭到其他相关国家的反对
主权国家在理论上是有权利决定自己命运的,例如两个主权国家合并,是要两个国家自己愿意,在理论是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两个国家合并将意味着诞生一个更加强大的新国家,这必然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影响,所以这不是当事国想合并就能合并的。
举个例子,德国和奥利地就不能合并。德国和奥地利同属于日耳曼民族,两国也都将德语。在当年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时候,由于奥地利实力强大,普鲁士宰相俾斯麦采取了“小德意志方案”,将奥地利暂时派出在统一德国之外,完成了德意志民族历史上首次真正的大一统。
不过虽然没有加入德国,但毕竟是同文同种,奥地利和德国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此后奥地利与匈牙利联合建立了二元制的奥匈帝国,并加入了德国的协约国同盟,与德国一起参与一战。
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独立。在奥地利独立之后,英法为了防止奥地利与德国合并,在《凡尔赛和约》中特别要求,奥地利不准加入德国。
但是在一战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苏联的建立,英法逐渐放松了对德国的钳制。到1938年在纳粹的操纵下,奥地利举行全民公决,决定加入德国。对此只有苏联提出反对,而其他西方国家都坐视不管。
奥地利地处欧洲的心脏地带,作为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的统治中心,奥地利的工业基础非常好,占领奥地利大大增加了纳粹德国的实力。
二战后,奥地利被英、法、美、苏四国分区占领,其中苏联的占领区最大。按照《雅尔塔协议》的规定,美英同意将东欧划归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但是英美两国拒绝放弃奥地利。于是在双方的博弈下,苏联同意从奥地利撤军,不过前提是奥地利必须称为中立国。
到斯大林去世之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与西方达成妥协,苏联与英法美奥地利签署了《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规定奥地利是一个中立国,不得加入北约等西方军事组织,并且永远不得与德国合并。
所以说根据《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规定,今天的德国和奥地利是不能合并为一个国家,即便这两个国家都赞同合并也不行。(德国和奥地利若是合并,欧洲中部将再度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会打破现有的欧洲局势)
在二战以后的世界,随着民族意识的进一步崛起,国际上大的趋势都是国家越来越多,合并的情况反而很少,二战后两国走向合并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两德统一。
二战结束后,德国同样是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最初的时候美苏都没想过分裂德国,但是随着东西方冷战的形成,1949年5月,美、英、法3国占领区合并,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苏联占领区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战后对德国的处分)
此后东德和西德成为美苏在欧洲对峙的前沿阵地,但是对于西德政府而言,完成两德统一是从来没有放弃的愿望。直到1990年,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控制,时任西德总理的科尔感觉到这是两德统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开始游说英、法、美、苏四国,希望四个战胜国允许德国统一。
但是让科尔心凉的是,英法两国最初的态度是坚决反对德国统一,英国甚至建议苏联武力镇压东德的统一要求。(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非常反对德国统一,英国向来奉行大陆制衡原则,而统一后的德国会严重挤压英国在欧洲的地位,这是英国佬最不愿看到的)(从左到右是撒切尔夫人、科尔、法国总统密特朗。相比于撒切尔夫人,密特朗也是极力反对德国统一,毕竟法国在近代史上的几次挨揍都是德国干的,密特朗就是一个二战老兵。除此以外,意大利和波兰也不赞成德国统一,意大利作为墙头草,同样不愿意看到德国坐大,而波兰则害怕德国统一后索要前东部地区领土,因此也反对德国统一,只是意波这二位说话不算数,起不到什么作用)
对于英法的表态,科尔悲从中来,在没有英法的支持下,德国统一之路确实是阻力重重。但是此时英法并非当年的英法了,现在能决定德国命运的是美苏,于是看透英法外强中干的科尔迅速前往美苏之间联络。
对于德国的请求,美国并没有反对,毕竟美国远离欧陆,德国的统一对美国的影响较小,并且统一后的德国也可以更好的牵制法国和苏联,所以美国总统里根表态,只要德国统一后继续留在北约架构里面,美国就同意德国统一。(美国总统里根前往柏林发表演讲,支持两德统一)
在得到美国的支持后,科尔信心大增,他转头跑到莫斯科会见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出乎科尔意料的是,戈尔巴乔夫同志竟然也没有抵触德国统一,科尔一看有戏,立即制定了一份规模庞大的对苏援助清单,并免除了苏联所欠西德的一切债务。
最后在科尔保证不允许北约在东德地区驻军之后,戈尔巴乔夫也同意了德国统一。眼瞅着美苏都同意了德国统一,英法也没有理由去阻止两德合并了。(英法做梦也没想到,戈尔巴乔夫竟然同意了两德统一,这直接让英法傻了眼)
1990年9月12日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民主德国日在莫斯科签署《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德国在条约中声明彻底放弃前德国东部领土以及限制军事规模,以换取英、法、美、苏四国承认德国统一。
从德国统一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即便是当时东德和西德都有意完成统一,但最终还是要看美苏的态度,假如当时美国和苏联有一个不同意德国统一,那么两德是不可能合并的,今天可能依旧还是两个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