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一年级的孩子注重培养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哪些?随着短视频的火爆,经常刷到平时子慈母孝,辅导作业时鸡飞狗跳的视频。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家长教育意识的...
都说一年级的孩子注重培养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哪些?
随着短视频的火爆,经常刷到平时子慈母孝,辅导作业时鸡飞狗跳的视频。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家长教育意识的提升,让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为了能让孩子有个好成绩,很多家长不惜发挥重金,或者牺牲自己的工作全程陪同,可是结果也并不全是好的。其实只要从小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得家长轻松,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会太差。
可能每一个家长都意识到了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可是从哪里入手,培养那些方面却让人为难,只好是抓到那里教育那里。这样做感觉好像是一直在教育,可结果并不理想,其实这是没有把握到重点,哪些是好习惯呢?
首先是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平时孩子学习令老母老父最头疼的是什么?不是不会做,而不是专心,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反正就是不能老实坐在那里写作业,这其实就是孩子的专注力不够。专注力不够表现在在家写作业不专业,在学校就有可能上课不专心,所以在培养其他能力前,先培养专注力。如果孩子的专注力很差,要以先通过从他喜欢的事情入手,比如玩具、动画片,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事,其实也是能坐得住的,慢慢的就向学习方面的延伸,可以结合时间管理与奖罚措施,奖罚不需要物资与金钱,可以是看动画片,游戏等。
其次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时闹得鸡飞狗跳,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的作业写得错误百出,很多时候你给他讲半天,他还是瞪着个无辜的眼神看着你,让人忍不住想发火。其实大可不必,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去完成作业,然后家长再检查。检查的时候如果有错误,可以让孩子自己描述一下当时是怎么思考的。孩子有时候的思考很简单,也很有想象力,一方面不要打击他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要告诉他正确的思路。比如对于度量单位问题,正常有的身高是没有一百多毫米,但是《格列佛游记》可以有呀。结合电影,既奖励了孩子,又能教育孩子思考。
再次是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与理解能力。在低年级的时候,观察能力与理解能力可能体现不明显,因为更多的是记忆性的东西,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需要理解的东西会越来越多,所以一定要提早让孩子养成观察能力与理解能力。可以从日常生活与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慢慢引导。
最后是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是一是作息时间,二是行为时间,三是学习计划。尽量让孩子养成固定的作息时间,保证孩子的睡眠,只有休息好了,才能学习好。行为时间是要告诉孩子不做事不能拖沓,有些孩子早上从起床到出门,要磨叽很久,这些习惯都要慢慢纠正。最后是要养成做学习计划,比如每天需要做什么 ,每周要达到什么目标等。
当然除些之外,还有阅读习惯、写作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并不是独立的,比如培养专注力的时候,就可以同时培养独立思考与时间观念的习惯。习惯的养成可能一个月左右就能形成,甚至更短,但要形成稳定的习惯,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所以培养孩子习惯时,一定要坚持!
都说一年级的孩子注重培养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哪些?
一年级的孩子处于学习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家长和老师能慢慢规范孩子的学习习惯,以后的学习将省很多心,那么一年级的好学习习惯包括哪些呢?
小徐老师深知各年级的学生的学情状况,现盘点一下一年级孩子要集中养成的好习惯有哪些以及如何养成这些好习惯。
一、一年级孩子首先要养成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课的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在幼儿园上学时比较随意自由,但是来到学校则要遵守课堂纪律,养成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课的习惯。
小徐老师多年在一线教书,发现无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凡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必然是不会听课的学生,一年级学生不会听课的现象尤其严重,如果不训练孩子有意识的认真听课的好习惯,那么学生一定会因脱离课堂而造成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
养成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课的好习惯的方法:
1、靠老师的激励和有效管制。
老师在教一年级学生的入门课时,有必要单独拿出上课时间来专门对学生进行纪律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对遵守纪律的孩子进行奖励,对无法遵守课堂纪律的进行鼓励和教育。
老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堂专注力训练,每讲一个重点知识,或者每说一句话,都让学生重复自己的话,并对专心听讲的孩子进行表扬,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专心听讲了。
2、靠家长对孩子课堂表现的关注
家长可以每天给孩子定一个小任务,就是将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记下来,如果能够告诉家长课上所学的内容,就表明孩子在课堂能够专心听讲,如果孩子一句话也讲不下来,就表明孩子并没有将全部精力用于学习上。
家长可以通过对孩子复述课上所学内容的质量,来给孩子一些奖励,引导孩子上课认真专心的听讲思考等。
二、养成独立完整读题、并思考题意的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很多孩子做错题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不理解题意,而培养认真读题,思考题意的好习惯则是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能力之一。
培养孩子读题能力的方法:
1、让孩子养成独立读题的习惯,一年级的题目都有拼音,无论孩子有多抗拒,都要鼓励孩子用小手指着读,反复读,直到读顺句子,读懂题意为止。
俗话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题也是这样,当孩子不理解题意明,要鼓励孩子多次读题,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2、让孩子养成找“题眼”的能力。
所谓“题眼”就是准确找出题目要求的关键字,比如数学中出现的“一共”“还剩”,“比XX大(小)”等关键字,还有语文中的“画出文中的植物”中的“植物”,“文中小山羊是怎样做的?”中的“小山羊”等,家长在孩子弄不清题意是什么时,要引导孩子准确的找“题眼”,思考题面中的答案提示语。
3、培养学生先整体读题,再分步读题的好习惯
很多一年级孩子经常在没有读完整题的情况下,就开始做题,往往会做错题,因此一定在养成孩子完整读完题,再分步思考答案的好习惯。
三、培养孩子坐姿正确,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写一手好字是从小要培养的习惯,不然一旦养成字迹潦草的坏习惯,再想改就难了,因此一年级孩子写字(包括数字、字母)时,可以慢一点,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横平竖直”写规范字的好习惯。
写规范字好习惯的方法:
要写规范字,把字写好,唯一的办法就是先临贴,后脱贴,一笔笔的练习,直到把每个字书写规范为止。
临贴,要从楷书开始学起,到三年级的时候也可让孩子接触隶书。到初中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临写行楷,大幅度提高书写速度了。
四、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不但可以积累词汇、拓宽视野、培养书面语言的语感,还可以为写作文积累大量的素材,一年级作为孩提时代最关键也是最后一个阅读敏感期如果抓不住,则可能让孩子一生错过爱上读书的好习惯的养成。
培养阅读的好习惯的方法
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要注重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而不要带功利性。
1、选书要让孩子选自己喜欢的书来读,不要对孩子要读什么样的书横加干涉。
2、要为孩子读书提供安静的环境,良好的读书氛围,亲子共读是培养孩子爱上阅读不错的方法。
小徐老师前面的文章里,有专门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前去翻看。
五、培养孩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小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总爱拖拖拉拉,那么从一年级开始就要训练孩子的时间观念。方法如下:
1、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表,让孩子严格按时间表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一年级的孩子起码要规定好做作业的时间,每天睡觉的时间和起床的时间,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好时间表,然后让孩子自己遵守时间,培养时间观念。
2、家长要勇于放手让孩子管理自己的时间,并让孩子承担后果。
比如让孩子决定多长时间写完作业,提前完成作业后让孩子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这样就可以提高孩子的主人翁精神,慢慢养成对自己负责的习惯。
最怕的是家长对孩子的一切都大操大办,不断的催促孩子该干这个了,该干那个了,这样就会养成孩子依赖他人,没有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心的习惯。
3、经常做一些需要定时完成的小任务,比如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套试卷或者一定时间内背过一篇课文等,来提高孩子的时间意识。
六、培养孩子认真检查作业,并整理个人物品的好习惯。做事有头有尾,认真负责,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好习惯之一。
七、培养孩子记日记,培养留心生活,思考生活的好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对每天发生的事处于无意识状态,而记日记则可以让孩子有意识地回忆今天发生的有意思、有意义的事,在一年级下学期就可以让孩子动笔写一写每天留在记忆时的事了,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画一幅画,培养留心生活,思考生活的好习惯。
总之,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习惯规范培养期,需要家长和老师用心陪伴并教育孩子,但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因此,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有爱心,多鼓励,多表扬,多用好方法来引导孩子,而不要一味地强迫孩子,否则孩子不但不会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反而会更加逆反。所以好习惯的形成,应该是一个让孩子发现自我,支配掌控自我,培养自信心的快乐过程,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让孩子事半功倍。